习近平署名文章引发老挝各界热烈反响

文章正文
发布时间:2024-05-08 10:19

共辟中老关系美好未来——习近平署名文章引发老挝各界热烈反响

新闻频道 来源:人民日报 2017年11月14日 07:22

二维码


扫一扫 手机阅读

我要分享

原标题:

  当地市民在阅读11月13日的《万象时报》。  记者 林 芮摄

  11月13日,中共中央总书记、国家主席习近平开始对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。访问之际,习近平在老挝媒体发表题为《携手打造中老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》的署名文章。文章对老中两国关系现状与未来的精彩论述,引发老挝各界人士强烈共鸣。

  让读者第一时间读到习主席文章

  习近平主席的署名文章在老挝《人民报》、《万象时报》、《巴特寮报》3家主流报纸头版显著位置同时刊发。13日一大早,记者就收到老挝《人民报》总编辑栋奇通过微信发来的当日《人民报》头版。上面有习近平主席的署名文章、个人简介,以及欢迎社论。“我们第一时间全面报道,就是为了让老挝人民尽快读到,了解习主席和老中互利合作。”栋奇说,“有读者一大早就专门到编辑部找当天的报纸,这让我们很有成就感。”

  《人民报》是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机关报,在老挝有巨大的影响力。“《人民报》十几天前就开始设计版面,要把署名文章以及老中合作全面地呈现给读者。习主席此访为老中友好增添新内涵,我们将派记者全程报道。”栋奇说。

  《人民报》副总编辑蓬黎告诉记者,“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,习主席在文章中回顾了老中友谊,提出了深化两国命运共同体的具体途径,令我印象深刻。请你们一定要把《人民报》送给习主席,我们会用最大的篇幅报道他对老挝的访问。”

  在蓬黎的办公桌上,记者看到了英文版的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》一书。蓬黎认为,习近平主席是中国新时代的“顶层设计师”,“这本书是我们了解中国、学习中国的窗口,是老挝领导人寻找治国理政方法的一把钥匙”。

  “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刊登有关中国的文章,介绍两国各领域合作。”《万象时报》总编辑通罗对本报记者说,“习近平主席这次来老挝访问,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大好事。习主席的署名文章为未来老中两国关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,两国关系从此翻开了新篇章。”在通罗看来,老中两国有一万个理由世代友好,习主席在文章中说,中老两国“志同而气和”,这一点毋庸置疑。

  通罗打开手机微信,给记者看他女儿发来的在北京一所大学里学习财政金融的情景,“我本人多次去中国,参加过人民日报社主办的‘一带一路’媒体合作论坛。我女儿从小爱学中文,现在在中国读大学。老中友谊就是这样一代代传承”。

  “从老挝宣传部、外交部的部门主管到报纸总编辑,都对习主席的署名文章高度重视,给予最大的配合。各家报纸刊发前都表示要把这篇文章放在显要位置突出报道,来体现中老两国之间的特殊情谊。”中国驻老挝使馆新闻官莫小玲告诉本报记者。

  “老中两个国家一定会越走越近”

  习主席在署名文章中提出,中老两国要加强战略沟通,打造互尊互信的命运共同体;深化战略对接,打造互帮互助的命运共同体;拓展务实合作,打造互惠互利的命运共同体;扩大人文交流,打造互学互鉴的命运共同体。这一论述,引发老挝各界广泛热议。

  对中老两国互尊互信,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政治局委员、万象市委书记兼市长辛拉冯·库派吞有独到的体会。他对本报记者说,“老挝是一个小国家,但中国尊重老挝,把老挝当好邻居、好朋友、好同志、好伙伴。我至今还记得,2010年6月,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问老挝,当时他接见了昔日同窗老友。有如此的感情基础,老中两个社会主义国家一定会越走越近。”辛拉冯说。

  老挝投资计划部部长助理维吉·信达翁先后在中国工作15年,担任老挝驻华大使6年。在他看来,习主席文章中深化中老命运共同体的“四个打造”,涵盖了各个方面,是对老中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进一步解释和细化、深化。尤其是深化战略对接,能够让老中两国成为互帮互助的命运共同体。“老中命运共同体有着具体的内涵。老中两国山水相连,这是地理上的天然联系;现在,‘一带一路’又把两国经济发展紧密相连,互帮互助成为两国建设命运共同体的又一条重要纽带。”

  老挝中国总商会会长孙磊已经在老挝经营企业20多年。回忆起过往年月,孙磊由衷地感叹如今两国关系密切为经贸合作带来的巨大推动。“习主席在署名文章中强调,通过拓展务实合作,打造互惠互利的命运共同体。这是中老经贸合作的原则和根本,既要务实,又要互惠互利,是为长久之道。”

  谈到中老两国互学互鉴,万象寮都公学校长林俊雄深有感触。寮都公学创办于1937年,是万象中华理事会下属的一所华侨集体公办华文学校。“我有一个老挝学生毕业后对我说,通过在寮都公学的学习,了解到中国深厚的文化,丰富了自己的涵养。这个例子是中老优秀文化互学互鉴最直接的体现。”

  “为老中友好培养更多接班人”

  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提到:同样的使命,共同的梦想,恰似纵贯中老的澜沧江—湄公河水,把我们的前途牢牢相系,将我们的命运紧紧相连。这句话着眼长远,勾勒出了两国关系的未来。

  “中老两国目前的很多项目合作,已经让两国前途牢牢相系。比如中国帮助老挝修铁路,将来老挝人一上火车就能想起中国,这是最好的感情纽带。”林俊雄说。

  中老两国关系的日趋紧密,在寮都公学就有体现。“现在,来学习中文的孩子越来越多。学校已经有2800多名学生,由于师资有限,报名的孩子要排两年队才能入学。这就是中老友好的未来需求。很多学生也非常了解中国。这次习主席访问老挝,不断有学生问我,习主席来我们学校吗?这种朴素的感情,就是中老关系未来紧密发展的根基。”

  “人文交流,在增进理解、民心相通方面具有根本意义。”老挝国立大学校长宋西·诺潘赛对本报记者说。目前,老挝国立大学有20多名教师在中国进修,80多名学生在中国学习。而在老挝国立大学的外国留学生中,中国留学生人数居第二位。“学生们通过在对方国家的学习,对当地社会、文化和经济有了深入理解,这个过程,就是深化友谊的过程。”

  今年9月30日,中国援建老挝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新大楼举行奠基仪式,这里也是老挝唯一的一家孔子学院,老挝国立大学由此拥有了深化与中国人文合作的最好途径。“这里不仅能为老挝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有用之才,还将为老中友好培养更多接班人。”宋西说。

  (人民日报万象11月13日电)

首页
评论
分享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