写实反神话――《龙城岁月》

文章正文
发布时间:2024-06-08 19:17

  黑帮片是香港电影横行天下的本地特产之一,亦称江湖片和英雄片,传统深厚,而上世纪80年代的《英雄本色》系列,90年代的《古惑仔》系列,新世纪的《无间道》系列等片,或因叫好叫座或以票房大热,每每掀起黑帮类型片风潮,衍生、克隆、戏仿之作不计其数。这些电影的领衔角色,实质上多是借助黑帮片外壳的摩登武侠动作剧和道德剧主角,他们风光时潇洒气派,落难时忍辱负重,雪耻时豪气盖天,打不死拖不烂,即便是死,也是意图揪心催泪的悲情刻画,简而言之,生得炫烂,死的灿烂,一切极尽浪漫化、神话化、正邪脸谱化。 银河映像――这群香港主流电影中的异类分子,虽然也有《枪火》、《真实英雄》等浪漫武侠黑帮英雄片,但疯癫嘲弄的《一个字头的诞生》及阴冷绝望的《暗花》,连同陈嘉上、林超贤导演的《野兽刑警》,一步步消解着香港黑帮电影的神话,这种破格的消解,无论在手法和立意上,都在《龙城岁月》中达到了顶峰。 反神话写实主义 也许是中吴宇森的英雄、刘伟强的古惑仔之毒太深,我们印象中的香港黑社会分子,不是成人童话里的侠者小马哥,就是古惑仔漫画电影里新潮耍酷的黑帮新人类,剩余的只有张扬的武夫和阴毒的禽兽。他们出没于夜总会、赌场、码头,动辄枪林弹雨、街头群殴,总之,完全是另一个世界里的人。 反观《黑社会》,在外貌上,所谓的“黑社会”只是一群并不起眼的小人物:他们是傍晚遛狗的矮胖老头(和联胜真正权威人物邓伯),一群在正常社会无权无势的糟老头(社团元老),穿着寒酸的破烂酒吧老板(前掌门吹鸡),上肉铺给儿子订肉骨头的慈爱老爸(现选掌门阿乐),大学课堂里进修经济学的上进学生(后起之秀占米)等。这种设置,在《枪火》时已有端倪:出手不凡的保镖分别是理发师、酒吧老板、皮条客。黑社会分子不穿制服,脑门并无刻字,他们的世界与我们的世界不仅平行而且交叉,他们就生活在我们中间,甚至为我们打工服务。 《龙城岁月》的另一着力写实企图,是将许多场景落实在饭桌或酒桌上,影片开场即是黑社会分子以家小在饭店里打麻将玩耍为掩护,边喝茶边谈掌门人选举,大D贿赂选举人即在渔船的小饭桌上谈妥,此后,黑社会分子吃饭、饮茶、喝酒等镜头层出不穷,其中邓伯以两次请茶平息元老分歧论战最为人津津乐道。黑社会分子与常人无异,酒茶饭菜同样是他们生活的重心,亦并非餐餐鲍鱼,顿顿XO,如阿乐和儿子在家所吃的不过是普通火锅,也啃鸡翅膀(片中就连反黑警察的几段戏分,也照样手边摆着盒饭)。 以上两处写实手段,深有用意地扯下黑社会分子浪漫和漫画面具,在“形”上把他们打回行卒走贩、赌徒色狼等人形,进而点出鸟为食亡、人为财死,即“爱兄弟,还是爱黄金?”题旨。 中国式权力博弈 杜琪峰曾在一次采访中坦陈,自己钟爱黑帮电影,因为黑帮人物追求英雄感和义气感,但他们的不羁与灿烂,必须要变成实体,必须吻合香港人的心境和中国人的理念。 万事讲实力,黑社会更是。开篇中各老大讨论选阿乐还是大D时,就已有人诟病阿乐不够实力,之后渔船上“飞机”因大D斥责怀恨吃勺子惊心一幕之后,他老大劝解:“不服气啊?实力比他大就行了。”大D的实力膨胀,导致他的上位野心,四处以金钱购买人心,意图登顶。但他没料到,时至今日,社团元老讲求的并不完全是实力,而仍然是公信力,仍然是中国人典型的中庸与平衡。   在惊悚和犯罪情节的背后,《龙城岁月》其实是一出中国式的权术演示,在一片哄抬大D的呼声下,邓伯力排众议,提出要在阿乐和大D之间进行权力制衡。大D的冒进和阿乐的沉稳,都是社团发展生存所不可缺少的,但相比之下,生存是第一位,切不可因一时红火,惹得引火烧身,而对于生存,秩序才是至关紧要,需要全力维护的。在大D争夺龙头棍和叫嚣自创“新和联胜”的过程中,邓伯和阿乐面对社团各帮伙的纷争,宗旨都是求和不求打,只有上下团结一心才能走向胜利,不啻是对“和联胜”这三字的最佳诠释。正是在邓伯对众元老的一番苦口婆心下,实力不如大D的阿乐才顺利当选。较之大D,阿乐最大的优势是他够“仁义”,这一点满足了中国人对领袖的道德要求,但他丢吹鸡保大D的狠辣、当上掌门后以情义笼络小弟和对大D的口蜜腹剑,权术手腕可谓玩弄得出神入化,表露他其实是才最具野心和权欲的人物。   《龙城岁月》是2005年华语电影整体质量上乘的最佳作,最可喜的是,杜琪峰以新形式包装了旧主题和题材,全片不开一枪已突破以往香港黑帮电影的俗套窠臼,但它营造的诡异与刺激,对原始暴力最直接的描写,其魅力大有《教父》和《好家伙》之风,而编剧游乃海、叶天成将大大小小的出场人物及事件编写得错落有致,剪辑谭家明利落的节奏,让影片始终处于山雨欲来、波折起伏的紧迫感里,众演员在编导精心安排下,达到“人人有戏演,个个能出彩”的境界,皆对影片的成功居功至伟。在香港版的《龙城岁月》即《黑社会》中,和联胜成员拜神歃盟等部分因过于敏感被删剪,而这些片中最富奇观性和窥视感的段落,实则是对《龙城岁月》中“爱兄弟,更爱黄金和权力”的现实大大的反讽。 黑帮片是香港电影横行天下的本地特产之一,亦称江湖片和英雄片,传统深厚,而上世纪80年代的《英雄本色》系列,90年代的《古惑仔》系列,新世纪的《无间道》系列等片,或因叫好叫座或以票房大热,每每掀起黑帮类型片风潮,衍生、克隆、戏仿之作不计其数。这些电影的领衔角色,实质上多是借助黑帮片外壳的摩登武侠动作剧和道德剧主角,他们风光时潇洒气派,落难时忍辱负重,雪耻时豪气盖天,打不死拖不烂,即便是死,也是意图揪心催泪的悲情刻画,简而言之,生得炫烂,死的灿烂,一切极尽浪漫化、神话化、正邪脸谱化。 银河映像――这群香港主流电影中的异类分子,虽然也有《枪火》、《真实英雄》等浪漫武侠黑帮英雄片,但疯癫嘲弄的《一个字头的诞生》及阴冷绝望的《暗花》,连同陈嘉上、林超贤导演的《野兽刑警》,一步步消解着香港黑帮电影的神话,这种破格的消解,无论在手法和立意上,都在《龙城岁月》中达到了顶峰。 反神话写实主义 也许是中吴宇森的英雄、刘伟强的古惑仔之毒太深,我们印象中的香港黑社会分子,不是成人童话里的侠者小马哥,就是古惑仔漫画电影里新潮耍酷的黑帮新人类,剩余的只有张扬的武夫和阴毒的禽兽。他们出没于夜总会、赌场、码头,动辄枪林弹雨、街头群殴,总之,完全是另一个世界里的人。 反观《黑社会》,在外貌上,所谓的“黑社会”只是一群并不起眼的小人物:他们是傍晚遛狗的矮胖老头(和联胜真正权威人物邓伯),一群在正常社会无权无势的糟老头(社团元老),穿着寒酸的破烂酒吧老板(前掌门吹鸡),上肉铺给儿子订肉骨头的慈爱老爸(现选掌门阿乐),大学课堂里进修经济学的上进学生(后起之秀占米)等。这种设置,在《枪火》时已有端倪:出手不凡的保镖分别是理发师、酒吧老板、皮条客。黑社会分子不穿制服,脑门并无刻字,他们的世界与我们的世界不仅平行而且交叉,他们就生活在我们中间,甚至为我们打工服务。 《龙城岁月》的另一着力写实企图,是将许多场景落实在饭桌或酒桌上,影片开场即是黑社会分子以家小在饭店里打麻将玩耍为掩护,边喝茶边谈掌门人选举,大D贿赂选举人即在渔船的小饭桌上谈妥,此后,黑社会分子吃饭、饮茶、喝酒等镜头层出不穷,其中邓伯以两次请茶平息元老分歧论战最为人津津乐道。黑社会分子与常人无异,酒茶饭菜同样是他们生活的重心,亦并非餐餐鲍鱼,顿顿XO,如阿乐和儿子在家所吃的不过是普通火锅,也啃鸡翅膀(片中就连反黑警察的几段戏分,也照样手边摆着盒饭)。 以上两处写实手段,深有用意地扯下黑社会分子浪漫和漫画面具,在“形”上把他们打回行卒走贩、赌徒色狼等人形,进而点出鸟为食亡、人为财死,即“爱兄弟,还是爱黄金?”题旨。 中国式权力博弈 杜琪峰曾在一次采访中坦陈,自己钟爱黑帮电影,因为黑帮人物追求英雄感和义气感,但他们的不羁与灿烂,必须要变成实体,必须吻合香港人的心境和中国人的理念。 万事讲实力,黑社会更是。开篇中各老大讨论选阿乐还是大D时,就已有人诟病阿乐不够实力,之后渔船上“飞机”因大D斥责怀恨吃勺子惊心一幕之后,他老大劝解:“不服气啊?实力比他大就行了。”大D的实力膨胀,导致他的上位野心,四处以金钱购买人心,意图登顶。但他没料到,时至今日,社团元老讲求的并不完全是实力,而仍然是公信力,仍然是中国人典型的中庸与平衡。   在惊悚和犯罪情节的背后,《龙城岁月》其实是一出中国式的权术演示,在一片哄抬大D的呼声下,邓伯力排众议,提出要在阿乐和大D之间进行权力制衡。大D的冒进和阿乐的沉稳,都是社团发展生存所不可缺少的,但相比之下,生存是第一位,切不可因一时红火,惹得引火烧身,而对于生存,秩序才是至关紧要,需要全力维护的。在大D争夺龙头棍和叫嚣自创“新和联胜”的过程中,邓伯和阿乐面对社团各帮伙的纷争,宗旨都是求和不求打,只有上下团结一心才能走向胜利,不啻是对“和联胜”这三字的最佳诠释。正是在邓伯对众元老的一番苦口婆心下,实力不如大D的阿乐才顺利当选。较之大D,阿乐最大的优势是他够“仁义”,这一点满足了中国人对领袖的道德要求,但他丢吹鸡保大D的狠辣、当上掌门后以情义笼络小弟和对大D的口蜜腹剑,权术手腕可谓玩弄得出神入化,表露他其实是才最具野心和权欲的人物。   《龙城岁月》是2005年华语电影整体质量上乘的最佳作,最可喜的是,杜琪峰以新形式包装了旧主题和题材,全片不开一枪已突破以往香港黑帮电影的俗套窠臼,但它营造的诡异与刺激,对原始暴力最直接的描写,其魅力大有《教父》和《好家伙》之风,而编剧游乃海、叶天成将大大小小的出场人物及事件编写得错落有致,剪辑谭家明利落的节奏,让影片始终处于山雨欲来、波折起伏的紧迫感里,众演员在编导精心安排下,达到“人人有戏演,个个能出彩”的境界,皆对影片的成功居功至伟。在香港版的《龙城岁月》即《黑社会》中,和联胜成员拜神歃盟等部分因过于敏感被删剪,而这些片中最富奇观性和窥视感的段落,实则是对《龙城岁月》中“爱兄弟,更爱黄金和权力”的现实大大的反讽。 (转自:中国银幕)

首页
评论
分享
Top